您的位置 >>党团工会>>学校工会>>阅览文章

麒麟小学善行义举榜人物事迹介绍

发表日期:2014/10/31 12:20:22 出处:本站 作者:韩栋 有1856位读者读过

 

用行动践行教育思想

王荣梅,女,中共党员,小学高级教师,麒麟小学教科室主任,江宁区教育科研带头人。她爱岗敬业,热心教研,在平凡的工岗位上默默耕耘着。

她常说:“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有终身学习的思想。”。她先后参加过江宁区教育科研“骨干培训班”、“高级研修班”等多种培训,阅读了《学习的革命》、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研究性学习论》等教育专著,学习了“科学用脑”等教育理论,撰写大量的读书笔记。在不断地学习中,她脚踏实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学习中的点点滴滴。长期的劳累,使她换上了比较严重的慢性病,医生建议她在家休息。但她想:一个人只能在家闲着,那还有什么意义呢?她从内心喜欢和学生在一起。所以,休息了没多长时间她又回到了岗位。在忙碌的工作中去,她忘记了疾病,默默做着每一件小事。作为学校的教科室主任,她经常跑到图书馆去借阅教育专著,甚至把书上的科学理论拍成图片,提供给老师们学习。在教科研团队培训上,她组织学校的青年教师阅读教育类书籍,让他们和书籍做朋友。在她的引导下,学校许多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研究素养有了很大提升。

    为了引导校内做好教科研工作,她带头撰写教育教学案例、论文,参与课题研究。她有《减少低年级错别字的有效策略的研究》、《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进行循环日记的研究》等六项个人课题在区级、市级立项,并结题;有《从学生的典型错题中诊断语文教学的病症》、《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汉语拼音》等十多篇论文在省、市、区级获奖。其中,有三篇发表在《语文世界》、《东方教育》、《新课程》教育类杂志上;《让快乐徜徉在小小算珠间》一文还获得国家级二等奖。作为学校教科室主任,她撰写并组织申报了学校的“十一﹒五”、“十二﹒五”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小学低年级珠心算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 《基于学科整合的小学专题式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建设的研究》。在研究中,她放弃了许多休息时间,潜心编写了《不懈追求,凝炼特色》珠心算课题专著,保证了“十一﹒五”课题的顺利结题。目前。学校的“十二﹒五”课题也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在她的积极引导和辛勤工作下,学校教科室被评为“南京市优秀学校教科室”、“江宁区教育科研先进集体”。

     王荣梅老师在用行动践行着她的教育思想:“努力让每一朵都美丽绽放。”

 

 

用爱,坚守心中的教育梦

 

申黎,女,毕业于新疆喀什大学中文系,二级教师,江宁区优秀班主任,教育先进个人

她是一位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她所带领的班级多次被评为“优秀班集体”,2013年被评为江宁区“感恩特色班集体”。作为班主任,她用爱心和真诚引导着每一位孩子健康成长。

申黎老师自工作以来,连续八年担任毕业班语文教学工作,对待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她刻苦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灵活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育理念,所任教班级的语文成绩,在区历次毕业考试中均名列前茅。

难能可贵的是,她能坚持每天早到校,在做好自己的常规教学工作的同时,还长期坚持利用午休、下班后和周末时间,对学生进行提优补差义务辅导,真正做到诲人不倦。

老师管理班级方法独特。她在班级实行分小组学习、评比的激励方法。“你争我赶,尽显风采”,把班级分为七个小组,七艘大船,每艘船都有船长、大副、二副、水手以及口号。每位同学在德、智、体、美、劳任一方面取得了成绩或有所进步了,都可以得到一颗星,一周内,哪艘船上的星最多,就可以做“海面”上的“领航号”!因此,常常看到组员之间相互协作督促,为维护自己小组的形象而努力,良好的学风与班风也随之形成。

为创设健康向上、团结进取的班级氛围,老师在班级建立了《班级日志》。每位同学轮流记录班级里发生的点点滴滴,对于好人好事提出表扬和鼓励,对不良现象进行批评和教育。老师让学生在日志上进行绘画、涂鸦,还专门开辟了“回音壁”一栏,有老师或同学在此发表见解,引起共鸣,成为了师生乐于交流的特殊方式。在班内形成了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管的讲学习、讲正气、讲文明的好风气,营造了积极、活跃、协调、融洽的学习与生活的环境。

倾注真情,润物无声。关爱学生,是她老师生命的内涵。她喜欢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用心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她每次接到新的班级,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争取一切时间和每一位孩子谈心,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家庭情况,根据每位同学的身心特点,智慧地与其进行沟通。

老师每接一个新的班级,都要记下每个学生的生日,在生日当天,孩子们在抽屉里惊喜地收到她的亲笔卡片。点滴爱心,润物无声,孩子们深深地喜欢上了她。毕业典礼上,学生们和她紧紧相拥、泪流满面,难舍难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几年来,她在江苏省第六届中小学生诗歌大赛中获“优秀指导奖”,在南京市首届“健心杯”心理健康教学比赛中,她荣获了市一等奖,她设计的德育体验式案例《唤起寸草心,为报三春晖》获区一等奖。

老师以平常心做着平常事,用爱坚守着心中的教育梦。不为取悦他人,只为那一张张充满天真稚气的笑脸。

 

 

立足岗位  服务师生

孙万金,男,中共党员,本科学历,高级教师,江宁区第一、二届数学教学骨干。从教以来,工作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自己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一名中共党员的誓言,先后被评为省科技教育先进个人,区优秀教育工作者。

19908月,孙万金同志走上了教师工作岗位,从一名普通教师干起,历经完小教务、完小校长、教导干事、总务主任。孙万金同志扎根乡村,潜心课堂,服务师生,矢志不渝。他关爱、呵护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在他的教育下有所学、有所乐、有所得是他为师的不懈追求。他是良师,更是益友,他总是竭尽全力,尽其所能,辛苦教书、快乐为师。二十多年中,无论身处什么岗位,分管哪项工作,他总是顾全大局,积极主动,卓有成效。作为学校总务主任的他,服务工作做得更及时、周到,令师生感动。

后勤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发展的基础保障,孙万金同志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全局意识,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为教学第一线服务。在日常工作中,与教育教学工作紧密配合,协调一致,注意根据学校工作计划、教育教学过程的转换主动做好各项后勤工作,并力求服务周到细致。开学前规划好开学各方面物资供应工作,做好环境清洁卫生工作,安排好教室桌椅及有关教学设备。力求做到想教学所想、急教学所急,为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和服务保障。

为了确保教学工作正常按时开展,每学期初,孙万金同志都能提前做好课本和薄本的分发、领取、调剂、和补差工作。教室和办公室调整,新教师宿舍的安排都及时做好妥当安排。自2010年暑假始,一镇一校后,原学校六轨的设计最高峰容纳了52个班2364名学生,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可想而知,但他总能一一化解,最大化为师生提供学习、工作、生活条件,保证了每学期的第一天就能正常上课,在校就餐的2000多名师生就能正常就餐。为了确保教学工作正常按时进行,重大维修、新建项目都安排在暑假或节假日进行,因此,孙万金同志在其他师生休息的时候,就是他更忙碌的时候。向校领导汇报、向街道领导申请、与工程队沟通、过程监督、验收等等必须亲力亲为。2012年暑假扩建二年级教学区,2013年暑假老教学楼全面出新,2014年新综合楼全面出新、池塘周边改造、新建车棚,他不知吃了多少辛苦,流下了多少汗水。校领导和同事看到说他太累了,他却说:“这是我的本职工作,应该的嘛”。他常常为不能做得更多、更好而着急。2000多名学生在校就餐,而餐厅只有800个座位,近30个班级要送餐进教室,这些常常是看不见的“隐患”,让他寝食难安,唯有把工作做得更细,他的心里才踏实。工作即使得到了领导、教师的肯定,他也常常用“后勤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来勉励自己。

做一名合格的、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是孙万金同志永不改变的目标。许多年来,得意时他不张扬,失意时他不悲观,他从没有放松过对自己的要求。立足岗位,服务好师生和家长,他觉得很值,很快乐,很幸福。

 

 

用勤奋,赢得学生家长的良好口碑

 

尹文钦,男,毕业于江苏第二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一级教师,中共党员,江宁区优秀班主任,区优秀辅导员,区教育先进个人。

老师任教以来,一直担任毕业班数学教学工作,在与孩子们朝夕相处的八年里,让他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平凡而特殊的岗位。他不但教会学生知识,更教会学生做人。他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以校为家,在平凡的岗位上辛勤地耕耘着。

教学是他的中心工作,他把提高教学质量当作他生命的一部分。他深入钻研教材,探究教法,精心设计每一课的教案。在教学中,他重视基础,抓住联系,举一反三,语言生动有趣,方法灵活多样,深受学生的喜爱。他坚持每天早到校,利用课余时间给学困生耐心辅导功课。八年来,他所教班级学生数学成绩在历次区级毕业调研考试中名列全校第一,受到了师生、家长们的良好口碑。

尹文钦老师不但教学成绩突出,而且在教学研究上也十分出色。他重视自身的专业修炼,主动学习新知识、新理念,勇于实践,大胆创新。他带领教研组成员集体备课,自己主动上研究课、公开课和示范课,课后与同行一起研讨交流。几年来他撰写的教学实践与反思有四万余字。《让高年级学生的数学预习成果与课堂教学有效衔接的研究》、《用幽默教学打造高效数学课堂》、《小学数学高年级复习课创新策略》、《让学生体验构建数学概念的过程》等10余篇教学论文、案例在省、市、区级获奖,其中,有3篇论文发表在全国教育核心期刊上。

尹文钦老师常对周围的同事说:“我要用自己的勤奋与汗水,用自己的坚韧与执著,用自己的敬业与奉献,用自己的成果和业绩,向学生家长交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