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学教研>>技术装备>>阅览文章

第十一册语文教案

发表日期:2007/11/19 16:30:32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1107位读者读过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一)

    教材分析

    本册课本开头5页安排了有关“勤于收集资料”和“不懂就

    问”的图片,作为全套教材关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之十一。

    第l-3页共有10幅小图,主题是“勤于收集资料”;第4、5页

    共8幅小图,主题是“不懂就问”。

    第1页上面的一幅图,表现的是阅览室里,一位同学在专心地

    一边看书,一边把从书上收集到的资料记录下来。第1页中间的

    圆形图主要是一位同学正在认真地做剪报。第1页下面的一幅图

    是一位同学在专心地做资料卡片。

    第2页上面的一幅图是同学们在阅览室里全神贯注地读书。

    第2页下面的四幅图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表现的内容分别是:在读

    报刊,在电脑上上网,在展览厅观看展览,采访老红军。这些同学

    都在通过各种渠道来收集资料。

    第3页上面展示了同学收集资料的成果,分别有资料笔记、照

    片、资料卡片、剪报,第3页下面一幅图表现的是师生共同交流收

    集到的资料成果。    ,

    第4、5页通版共8幅小图,先按从上到下,再按从左到右的顺

    序,表现的内容分别是:在学校虚心向老师请教,在家里听爸爸讲

    解,在展览厅里向解说员求教,课间问老师、问同学,观察花木时问

    老师,观看植物时问老师。总之,不管在哪里;也不管遇到什么自

己暂时不能明白的问题,都应当虚心向人请教。

教学设计    习

    (教学要求)    1

    1。认真观察图画,懂得“勤于收集资料”和“不懂就问”都是重  I

要的良好的学习习‘陨o    1

    2.掌握勤于收集资料的常用方法;知道处处皆学问,遇到不理  1

解的地方,不清楚的问题,都心虚心向人请教,争取弄懂弄通o    ;

    3。激发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好习惯二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并逐步养成收集资料的好习惯o

    (教具准备)

    1.优秀资料若干。

    2。课外阅读材料每生一份。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使学生明白收集资料的重要性

    1。老师这里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同学们:

    (1)老师打算写一篇关于南京历史文化的文章。请问同学

  们,老师现在需要做些什么准备?

    (2)老师的一个朋友要参加“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的辩论会,

  她该提前做些什么准备?

    (收集有关资料等)

    2。引导学生谈谈收集资料的重要性o,

    3.老师小结:收集资料可以拓展我们的知识面,增强记忆,为

  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因此,我们应当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好习‘隈n

    二、指导观察,适当讲解,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

    1。指导观察第1页的图o

    (1)上面一幅图的女同学在哪儿?在干什么?

    (2)圆形图上的女同学在干什么?态度怎样?

    (3)下面一幅图上的男同学在做什么?

    亏·1-需絮琵:言笔祟们在哪里,在于什么,你觉得

w《’矫覆盖嬲二溉,请你说说可以通过哪苎

途径头收集资料o(可以通过看报刊、网络\参观展览、采i方①访

问来收集资料)

    除了这些,你认为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收集资料呢?

    (小组讨论,交流)

    3.讲授收集资料常用的方法。

    第3页上面的四幅图,都是同学们收集资料的成果,那么收集

  9“言号嚣瑟慧昌岂主干岩漾认为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感兴趣的文

  字摘苏子嚎子亍面疤七们分门别类地摘抄。为了便于查阅,分类&

  要杂乱。

    (2)制作资料卡片。这样有利于资料分类。    ,

    之31面丽《把二些不能持续的画面或不能保留的事物拍成

    门召H-、——

    ”””三4)编辑剪报。把收集到的各方面的资料,以制成小报的形

    尤来积累。

    三\引导观察第3页下面的一幅图,学生畅谈学习收获

弟—二课时

    —·、观障收梁的啡朴,激粘”产/●收集喻料的兴趣

    1.展示优秀的收筚跻朴的作品,汁”尹/l:—仔细观摩。

    2.教帅什诉叫‘川¨,这廿b都早收集哜料的1:人优秀的学习成

  果。

    3.学,卜展外讨沦:我们从现在开始,应该怎么做‘广

    二、引导学生尝试收集资料

    1.分发课外阅读材料,每个学生一份。    ·

    2.学生阅读材料,收集资料。

    要求:

    (1)认真阅读材料o

    (2)用上常用的四种收集资料的方法。

    3.教师巡视指导,多作点拨。

    4.学生小组交流所收集的资料,相互取长补短。

    5.展示同学们收集资料的成果。

    三、教师小结学生收集资料的情况,重在鼓励,希望同学们贵

    —上—,卜9毒手—兰窿),4)h忙’  +  ·’  ‘    —    ———.一

    /  ,  ,  ,’’    .

    ,本昌茄)

    第三课时

    一、指导看第4页上的图,让学生感知“不懂就问”的重要性

    1.齐读“不懂就问”。

    2。指导学生先按从上到下,再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观察o

    (1)第l幅图上有什么人,在哪里,干什么?

    (2)第2幅图是在哪里?从哪里看出来?图上有哪些人?分

  别在干什么?

    (3)第3、4幅图表现的是哪里?怎么知道的?有哪些人?他们正在干什么?

    (4)看第5页左上方的一幅图,这是在哪里?两名同学正在

  厂什么?老师呢?    ·

    (5)看第5页右上方的千幅图,这几名同学在哪里?,他们在

  于什么7    .

    (6)最后两幅图表现的是哪里?同学在干什么?老师又分别

  在做什么?    -

    二、组织讨论,使学生懂得如何做到“不懂就问”

    1.看完第4、5页的8幅图后,你明白了什么?

    (1)遇到不懂的问题、不清楚的地方,要大胆地向他人求教o

    (2)只要有不懂的地方,都要敢于问,不管是在学校,在家里,

  在展览厅,走廊上,在教室里,在校园里,还是在其他任何地方o

    (3)可以问老师,问家长,问解说员,问本班同学,问其他班的

  同学……一句话,问所有懂的人。

    (4)可以问课本上的问题,也可以问报刊上的问题,还可以问

  观察到的所有书本外的其他问题o

    (5)留心处处皆学问o

    2.短茹逼蓟禾僵两苘题不问,或者不懂装懂,结果会怎样?

    3.我们今后应该怎么办?

    三、发出号召,希望学生早日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l  f乏汁之歌

    士

    教材分析

    (题    解)

    《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儿‘《话说K少I:》L题歌歌词,王世光作

    曲,胡宏伟作词。“长江之歌”题意足火j:1㈠1:的歌,唱长江的歌,

    赞长江的歌。长江是我国第  ‘人刘,牡批,‘广海省唐古拉山各拉丹

    冬雪山沱沱河,全长6 300千米,流纤II彳、\竹,小、门治区,注入东

    海。它源远流长,与黄河…·起,成为小华民族的摇潞』拧厂子厂一代·:

    又一代中华儿女,被誉为“母亲河”。它是永远值得赞颂的-

    (结构分析)    ,

    这首诗歌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壮丽,表达了对长江的热爱、依  :

  恋之情。    ·    :

    全诗共分两个部分:    :

    第一部分(第l节):写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

    第二部分(第2节):写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

    这两部分运用前后两次出现的“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

  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贯通起来,以对长江“赞

  美”、“依恋”的真挚感情作主线,把长江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力量

  无穷、贡献巨大融为一体,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染,进而升腾起

  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o    ,

    (语意理解)    ;

    ,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

  情怀。——这一句子两次出现,贯通全篇,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必须

  ,之复吟诵,仔细体味,联系全篇,深入理解:长江源远流长、历史悠

  ,久,有着奔腾不息的气概和永葆青春的活力,她能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她能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岂不是“无

  方的源泉”?她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她用纯洁的清流

  “灌溉花的国土”,岂不是“有母亲的情怀”?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t,]然值得“赞美”;长江有母亲的情怀,自然使人“依恋”了。因此,

  ,完全可以说,这一句子关联全篇,画龙点睛,集中体现了作者赞美

  K江、依恋“母亲”的思想感情。

    (写作特色)

    这首诗的写作特色主要有两点:

    一是运用拟人手法,直抒胸臆。

    作者把长江拟人化,当做母亲来写:她“走”,她“奔”,她有健

  笑的“丰采”,她有非凡的“气概”,她“哺育”儿女,她“灌溉”国土,

  地能“挽起高山大海”,她能“推动新的时代”——这样的母亲,有

  着自强不息的性格,有着永葆青春的活力,怎不令人“赞美”,怎不

  使人“依恋”?所以作者直抒胸臆,把一腔挚爱凝聚到“无穷的源

  泉”、“母亲的情怀”,而且两次出现,形成反复咏叹之势。吟诵全

  涛,我们深深感到,一种对母亲的赞美、依恋之情出自肺腑,自然流

  注,感人至深。

    二是运用关键句子,贯通全诗。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

  的情怀。”这一关键句子,两次出现,贯通全诗。在“结构分析”和

  “语意理解”已经述及,这儿不再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