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学教研>>教学工作>>阅览文章

[原创]麒麟中心小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计划

发表日期:2013/3/8 23:03:52 出处:本站 作者:薛礼 有770位读者读过

麒麟中心小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计划

 

根据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对照江苏省教育技术装备配备的标准,坚持一次规划、分类推进、分步实施的发展思路,构建我校教育技术装备较为完备的工作体系,不断提高我校教育技术装备和实验教学水平,逐步实现教育技术装备和实验教学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师技能、为提高课堂教育的有效性提供科学有效的保障。  

    一、思想重视、领会精神。

    思想上足够重视,领会上级精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理解教育技术装备工作重要意义, 这是加快基础教育发展,改善办学条件、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从根本上解决我校教育技术装备设施,设备不足问题的难得机遇。是我校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学硬件教学设施的难得机遇。

二、健全组织,明确责任

明确分工,组建专门的领导小组。我校一把手校长亲自领导,把各室的基础设施的目标责任迅速分解到相关成员,让每位责任人明确在实施教育技术装备工作中自己的职责。做到标准任务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在本校营造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建设的浓烈氛围。

三、以装备标准化推进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全面提升我校教育技术装备水平。  

    严格按照江苏省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在配置教育技术装备时,要注重实用性、前瞻性、总体性,要坚持一次规划、分类推进、分步实施的发展思路,从而加快我校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建设步伐。

    四、具体目标

    1、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教育技术装备配置,在原来的基础上,逐年完善各室及装备,坚持用于教学仪器设备购置比例,确保生均教学仪器设备配置同步增长。使专用室以及图书、仪器等设备配置达到江苏省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2、大力推进各类功能室和实验室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建设。调整好各类功能室和实验室,同时改善各室的安全、卫生、环境等方面的保障条件,到2013年底,力争各类功能部室建设要达到江苏省教育技术装备标准,以适应新课程标准下的实验教学课题研究。

3、高度重视现代教学设备、实验仪器、音体美器材、计算机、图书的配备工作。争取在2013年内,使我校现代教学设备、实验仪器、音体美器材、计算机、图书等要达到江苏省教育技术装备标准,为学校倡导的有效教育提供保障、提供大家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增进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手段使用的技能,以适应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需要。

4、校园建设数字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越来越发挥其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主要工作:1、教育技术室要积极做好学校品牌的宣传工作,上传学校信息,及时更新学校网站;2、完善信息技术设备使用、保养的相关制度,规范设备使用与保管,用好信息技术设备;3、实施好技术装备达标升级工程,根据区教育局的要求,依据省技术装备标准,积极争取,努力提升我校技装水平;4、加强电子白板培训,中老年教师抓普及,骨干和青年教师抓提高,要在每门学科中选出好的教师深入培训,达到熟练的程度,促进教师多媒体技术装备的应用能力的提高。5、定期完善EMIS系统,教育资产与技术装备管理系统,校信通系统,数字图书馆系统数据,做好各项技术支持工作;6、利用电子屏幕以及学校网站及时宣传学校的大事。

    五、优化管理体制,提高装备的管理水平及使用效率。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统筹规划,理顺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管理体制,学校要按照配备标准逐步配齐各功能部室相关管理人员,落实装备人员持证上岗制度,进一步增强做好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把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纳入教育发展规划,切实做到健全机制,配置合理,管理规范,服务教学。把教育技术装备的管理、使用纳入绩效考核工作中。要坚持以“用”为中心,建、配、管、研齐头并进的原则,建立完善一套教育技术装备的管理制度,

   2、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教师对教育技术装备的管理和应用水平,把教师对教育技术装备的管理和应用培训纳入学校教师继续教育整体规划之中,定期派出一定数量的实验教师参加市组织的各种学习和培训,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帮助他们认识新课程理念对实验方式、教学方式所产生的影响,提高新技术的应用能力。

    3、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逐步推行开放式实验教学。落实专人管理实验室,建立定期开放实验室制度,鼓励学生热爱实验,善于操作,并倡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大力进行实验探研活动,使实验教学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要特别加强低年级教具、学具的配备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教育技术装备是学校办学的基本条件,是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要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保证我校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实现新的跨越,必须建立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