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园地>>校本研修>>阅览文章

以书为媒赋能教育 以读提质涵养初心

发表日期:2025/8/31 16:26:07 出处:江宁区麒麟中心小学 作者:教务处 有16位读者读过

以书为媒赋能教育    以读提质涵养初心

为引导教师通过阅读提升专业素养与人文底蕴,助力其在教育教学中更好地以阅读引领学生成长,2025年8月30日,麒麟小学举办“读书这件事儿”的专题讲座,全体教师齐聚现场,聆听由著名教育学者张俊平先生带来的分享。整场讲座打破“单向输出”模式,张俊平先生频繁与台下教师互动交流,让思想碰撞出火花,让知识在分享中传递。

本次讲座主讲人张俊平先生,兼具记者、编辑、作家、教育学者等多重身份,曾任江苏教育报刊总社《江苏教育》杂志主编,主持过江苏省 “十二五”重大课题“苏派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著有《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等多部著作,兼具深厚的理论功底与丰富的实践经验。

讲座伊始,张俊平先生以“人生优秀读书始”为核心,从“重新发现书”“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人,别想摆脱书”三个维度展开,带领教师们重新审视“书”的内涵与价值。他引用《说文解字》中“著于竹帛谓之书”的经典释义,结合博尔赫斯“书是记忆和想象的延伸”、柏拉图“书就像是肖像”等哲人名言,生动阐释了书在人类文明传承中的独特意义,并与台下教师大量提问互动,分享交流。同时,他通过“麦赛尔铜刻中的书痴”“聊斋劝学诗”“亚历山大与《伊利亚特》”等古今中外的案例,展现了阅读对个人成长、事业成就的深远影响。

针对“书将消失”的观点,张俊平先生援引安伯托?艾柯“书永远不死”的论断,结合北大“阅读是一种人生信仰”、哈佛“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的理念,强调阅读是人类精神世界的永恒需求。他特别提到明代宋濂“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的求学经历,鼓励教师们传承勤读精神,让阅读成为职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板块,张俊平先生聚焦“教师该读什么”这一核心问题,为现场教师梳理了系统的阅读书目体系。他从传记类、哲学类、教育类、历史类等十个维度,精选了数十本兼具思想性与实用性的书籍。

在教育类书籍推荐中,他介绍了卢梭《爱弥儿》中“顺其自然的教育”理念、《第 56 号教室的奇迹》中雷夫?艾斯奎斯的教育智慧,以及《教育的未来 ——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等贴合当下教育发展趋势的著作,帮助教师把握教育改革方向;在文学与哲学类推荐中,他以《红楼梦》《沉思录》等经典为例,强调教师需通过广泛阅读涵养人文情怀,提升审美与思辨能力。同时,他还分享了梁文道、江苏教育编辑部等权威平台推荐的“教师必读书目”,为教师的阅读选择提供了精准参考。

讲座最后,张俊平先生围绕“读书这件事”,为教师们分享了实用的阅读方法。他首先介绍了陶渊明“不求甚解”、鲁迅“随便翻翻”等名家的读书主张,鼓励教师结合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阅读方式。此外,他提出 “泛读拓宽视野、深读提升思想、精读促进研究、活读关注社会、静读丰盈心灵” 的阅读建议,引导教师建立多元化的阅读习惯。

讲座结束后,龚四宝书记进行了总结,结合当前教育发展趋势,向全体教师发出 “多读书、读好书”的倡议: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书籍的滋养,多读书,能拓宽我们的教育视野;读好书,能提升我们的育人智慧。希望大家把今天学到的阅读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不仅自己养成每日阅读的习惯,更要把书香带入课堂、带入班级。

此次讲座不仅为小学教师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更点燃了教师们的阅读热情,为其专业成长注入了新动力。

微信图片_2025090314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