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长大——读《孩子你慢慢来》
发表日期:2011/9/7 7:42:36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1073位读者读过
这样长大——读《孩子你慢慢来》
《孩子你慢慢来》,作者龙应台用一颗充满爱的心走进孩子的世界,带着童心,带着理解,带着欣赏和享受。
看了这本书后我更加意识到到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并且孩子思考问题的方式,可能跟我们成年人不太一样。如果你不能细心发现,耐心感悟,和着孩子的节奏慢慢来,你和孩子的相处就会出现代沟。
【一路上,两个人都很忙碌。是这样的,妈妈必须做导游,给安安介绍这个世界,安安是新来的。而妈妈漏掉的东西,安安得指出来,提醒她。】
我孩子5岁,他满脑子的“小问题”层出不穷,有时问得我措手不及。
“妈妈,什么是高速公路?”——只有汽车能开的路,没有红绿灯的路就是高速公路。
“妈妈,那么什么是低速公路呢?”——?除了高速公路,其他的路都是低速公路。
……
孩子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就会问出一些奇怪的或让你惊奇的问题。在教育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尴尬,就不能只从我们的主观愿望出发,应该多站在孩子的立场思考问题。作为班主任,亦是如此。
有段时间,班级学生都流行起吹气球,课间吹得低年级的小朋友一下课就冲出来抬头看着楼上我们教室,控制力差点的学生在课上也按耐不住了。于是一天的班队活动零时取消了原来的活动计划,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创意气球比赛。特别的创意,灵动的双手,无间的合作,满足的笑声充斥着整个班级,活动后老师的建议也欣然的一一接受。
谁没有一时的着迷呢?自己在某个时段不是还着迷了连连看很久?何况是孩子。老师要做好育人工作,首先要当一个合格的观察者、倾听者,能心平气和地与学生沟通,不添加任何主观色彩。认识到这些的重要性,但要做到又是另一回事。只能慢慢努力,朝这个方向靠近。
【他爬、他笑、他摇头、他站起来又一跤跌倒,他动着圆滚滚、亮清清的眼睛。我总是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每一个举动。】
还记得孩子3岁,觉得应该培养孩子睡前听故事的习惯了,就买了一套书。晚上,正儿八经的命令:今天睡觉前,妈妈读故事你听,过来吧。“不要!”正玩得起劲的孩子一口拒绝。接着,妈妈与孩子的拉锯赛开始了,最终“故事”当然不了了之了,以妈妈的失败告终。
第二次,孩子正在床上玩拼图,我捧着书读。孩子抗议:“妈妈,我不要听故事。”“你玩拼图,妈妈读书,我们各做各的。”妈妈解释道,孩子没有反驳。
第三、四次,依旧如此,孩子偶尔会凑过来看看,有吸引的图片或情节时,放下玩具,凑过来看看。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每次读故事,他都安静地坐过来听着,看着。慢慢地,他提出了今天读某一个故事的要求。还会在睡觉前提醒我:“妈妈,还没有读故事呢。”于是自己去选了一本书。
后来,他拿着书,指着一个字说:“妈妈,这个‘一’是吗?”再后来,他会在听故事时指出我读错的字;然后他不认识字,居然能翻着书,几乎一字不错的读给我听一个完整的故事!
这时的我的心情,“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5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教学亦是如此,只有学生自己做过或主动尝试的事情,才能让他们喜欢,印象深刻。往往老师逼着做的事情让学生很反感,效率低下。对于一些事情可以让学生慢慢来。老师的关注点是如何让学生乐意接受学习,主动获取学习方法,依靠自己的能力获取更多的知识与技能。
从妈妈的角度看孩子的世界,不难;难的是妈妈会蹲下身子,保持和孩子一样的高度看世界。同样,从老师的角度不难看孩子的世界,但是,倘若我们也能蹲下身子,以平视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发展,那样我们才能学会彼此尊重、彼此宽容、共同成长。
多点耐心,给点时间,等待孩子的成长,教育是慢的艺术。教育孩子,慢慢来。